“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段论述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史的深刻把握和理解,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
路径选择
中国为何要坚持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世界上已有的其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契合中国的实际,而且那些现代化模式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境。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数量仍然相当有限,多数国家仍处于不发达、欠发达水平,而且各国现代化程度和样态极不均衡。由此可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残忍的殖民掠夺和疯狂的资本扩张,以及因侵略殖民地、抢夺海外市场等爆发的一系列战争。可以说,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充满了血腥、贪婪、屠戮,充满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全世界劳动人民、被压迫民族与人民的血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可能选择西方那种殖民侵略的现代化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40余年的时间内,不仅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践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丰富内涵
实际上,被一些人长期奉为圭臬的西方现代化文明形态,只是在人类文明史中影响相对较大的一种文明形态。但是,经过与日益兴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比较之后,尤其是一些国家照搬西方模式非但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陷入动荡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文明的实际效用有其局限性,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都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来看,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如,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经济方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方面,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同时我们从来没有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把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融合在一起。在科技文明、生产发展等方面,我们保持开放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应及时总结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将之上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以进一步弘扬和光大,绝对不能盲目学习西方、迷失自我、走上弯路歧路。
价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第一,走出了西方中心论认识惯性的误区。在文艺复兴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中心论长期成为一种垄断型的思维方式。即便是当今的世界体系,基本上仍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划分。实践已经证明,这一体系并不公平、公正。实际上,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不能够享受西方文明的阳光雨露。第二,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性。我们现在需要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所体现的独特之处进行系统总结,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走中国道路的自觉、坚定走中国道路的自信。第三,推动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融合。从人类文明的视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中的一些有益做法丰富到人类文明当中去,推动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融合。第四,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现代化中的示范作用。面对百年变局下“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传递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极具示范作用。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经济长期处于低迷徘徊状态,社会亦动荡不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理念和实践方式能够提供宝贵借鉴。
(作者:程美东,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