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对接浦东‘第一棒’,百强县市年年进两位”是南通市委赋予启东的目标,组织部门要把助力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切实优化组织资源,彰显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为“跑好对接浦东‘第一棒’”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导向驱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坚持把产业一线、项目一线作为考察、培养、锻炼“狼性”干部的主阵地,树起“事业为上、实干担当”鲜明导向,激发党员干部敢拼敢闯的精气神。突出实干导向,深化“五位一体”知事识人体系,把执行力和担当力作为分析研判干部的重点,及时把在沪启产业对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敢揽难事、执行力强、勇于攻坚的干部选出来、用得好。突出提能导向,针对产业一线干部能力短板,实施“研训一体”培养模式,统筹考虑项目建设和组织需要,把干部培训与专题调研、专题研讨和专项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干部主动投身项目建设长才干、比成绩、创一流。突出激励导向,积极在产业发展一线选树“担当有为好干部”,发挥好优秀典型带动功能。完善严惩诬告、澄清保护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推动启东高质量发展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他们在追赶超越中担当作为。
强化考核推动,激励各条战线比学赶超。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考核机制,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考用结合,做到“产业项目建设到哪里、考核激励就跟踪到哪里”。建立健全日常考核为基础、专项考核为补充、年终考核为重点的综合考核机制,聚焦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项目建设,把干部履职尽责、综合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指标权重上区别设置,形成差异化、针对性的综合考评体系。强化干部实绩考核,结合专题调研、巡视巡察、述职述廉等工作,通过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等形式,经常性深入产业项目一线考准考实干部综合“成绩单”。坚持考用结合,将一线考核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奖惩“有机链接”,对项目一线成效突出的干部,实行评先评优、提拔重用、选送培训、解决诉求“四个优先”,让干得好的干部得“甜头”、有“奔头”。
强化政策撬动,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聚焦“人才链”拓展“产业链”,把人才工作摆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位置。优化出台4.0版“人才新政28条”,指导职能部门健全各领域专项配套政策,构建“1+X”政策链,对高端人才、顶尖专家最高给予1.2亿元资金支持,更大力度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百千万人才集聚”“沪启人才合作”等重点项目,支持沪启创业孵化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人才资源与产业对接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激发人才发展动力与活力。推行“建库、建卡、优服务、优安居”人才集成服务计划,拓宽“东疆英才服务中心”的功能范围,开辟人才企业审批服务“沪启通道”,推行“东疆英才卡”,把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入籍落户等服务政策做专做细,更大力度提升环沪人才综合生态的比较优势。
强化融合联动,激励基层组织助力发展。在推动产业对接同时,要发挥好党建引领、党建先行优势。坚持融合共建,积极探索“党建+招商”“党建+产业”“党建+项目”等新模式,让组织“细胞”延伸至产业项目全链条,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组织引领,同步成立重大项目建设临时党组织,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产业项目对接目标一体制定、工作一体推进、考核一体进行,保证组织建在对接发展“第一线”,活动开到项目建设“最前沿”。创新“毗邻党建”,在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促上互融共进,有序实现崇启、浦启组织资源跨区域、跨产业有序流动、精准对接,以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助力启东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作者:葛伟,启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