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多个第一,让南通不仅成为轻工业发祥地,文化繁荣的场所,还成为各类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胜地。无论是办实业、办教育还是经营城市,张謇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对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用高层次人才之“痛”。开始创办大生纱厂,张謇请英国工程师汤姆斯、戈纳等来厂装生产线。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张謇特地为他们建小洋楼,配西餐厨师,每月薪水高达400两白银。失望的是,洋工程师携技自傲,自以为是。他们把持生产中的大小事务,用料及配件都由他们指定的特定洋行承办,开高价单,损害中方利益。1920年,只因大生三厂准备的洋房尚未竣工,导致英国工程师惠令登到任两天即扬长而去。引进国外纺织工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本是张謇实业发展的必需,但这种事事依赖洋人的局面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技术、经济实权操纵在他人之手,事业的发展处处受到牵制。“从事纺织厂者十有八年,以是为恫恫者也十有八年矣。”洋工程师持技而贵、玩挟中方的做法深深刺痛了张謇,也让张謇下决心选择人才自立,着力培养本土纺织工程人才。
引高层次人才之“慎”。张謇渴望高层次人才,但在具体聘用问题上又相当地谨慎,尤其是来自国外的紧缺人才。一方面他选人要求在所在国同行业中“声望素孚者”,同时他特别注重与本国国情的契合。例如张謇在推行盐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是学习美国还是学习日本先进制盐技术的选择。他再三权衡后,最终聘用了日本的崛田信男等制盐师。此外,涉及高层次人才具体的引进,他都处处小心,委托比较熟悉、值得信赖的外国驻华使领馆挑选,也拜托洋行或西友寻找,甚至亲自出国进行人才考察。应该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能不能用,合不合适,张謇的选择是慎之又慎的。
留高层次人才之“情”。如何留住高层次人才?除了给他们以丰厚的待遇,张謇特别注重情感留人。刺绣艺术家沈寿是张謇为女工传习所特聘的高层次人才,有“针神”之美誉。张謇先后五次致信,盛邀时任天津自立女工传习所所长的沈寿来南通执教。沈寿在通期间,张謇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在其生病期间,张謇亲自延医为之诊治,还让她到环境清静的“谦亭”静养。张謇请欧阳予倩协助创办伶工学社,在其日记里多有称赞欧阳予倩的记载,先后写了多首诗,表达对欧阳予倩的赞美,而欧阳予倩也多有诗作唱和来感念知遇之恩。荷兰水利工程师亨利克·特莱克在南通因公殉职。张謇除了呈文政府,要求对其“特锡褒词”外,还举行隆重公祭,葬于风景秀丽的剑山南麓。这些都大大加深了南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影响和吸引力。
思高层次人才之“忧”。张謇一生创办企业二十多家,学校三百多所,囊括工业、垦牧、医疗、水利、交通运输、金融商贸、商会民团、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等各个领域,高层次人才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艰苦创业之初,张謇就意识到中国各类人才奇缺,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以满足民族经济之需。在张謇的感召下,小小南通名流云集、群贤毕至,但依然解决不了“专科成家,全国无几”的困境。培养本土的高层次人才可以说是当务之急。从引进到培养,产业和人才的结合,“父教育,母实业”的提出,无疑是张謇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历史是面镜子。为“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雏形”,张謇大力引进顶尖人才,培养专门人才的创举值得充分肯定。当前,高层次人才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已深入人心。但在各地引才策略日趋同质化的情形下,如何避免单纯物质奖励和恶性竞争,如何促进地方产业和人才智力的深度融合,无疑值得深思。张謇对高层次人才的“引”与“用”、“引”与“育”告诉我们:着眼全局,以留促引,以用促引,以留促用,以情促用,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地方人才工作还要注重引育并举,培育内生动力,走自主培养和外来引进相结合之路。
(作者:葛青松 瞿建冬,南通市通州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