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语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市委组织部着眼于南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注重抓好干部教育培训这个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坚持谋长远、抓统筹,重实战、补短板,建载体、创平台,精心打造干部成长成才的“南通样本”,为南通开局“十四五”、迈上新征程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岁月如驹,时节如流;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一幅宏伟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年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系统化组织凸显时代性,以精准化实施增强针对性,以规范化管理提升有效性,着力把问题变课题,把难点变创新点,把堵点变攻坚点,推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戎马倥偬的历程,总是赋予人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市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心梳理了2020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十大亮点”,让我们一起回眸那精彩瞬间,铭记过往、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接续奋斗,谱写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篇章!
一、抓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网上轮训,实现应训尽训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及时学、全面学、跟进学,精心谋划好四中全会轮训方案,精心组织省管干部、市管干部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网上专题班,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体精神解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11门必修课程和23门选修课程,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学员全覆盖、学时全达标、参训全结业,帮助广大干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本领,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南通样本”建设,《组织人事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突出“三张名单”培训,重点打造年轻干部、园区干部、熟悉经济工作干部成才平台
积极响应市委“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的动员令,突出年轻干部、园区干部、熟悉经济工作干部等重点对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扣干部亟需的专业能力,精准开展专题培训。3月30日,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启动年轻干部集中培训工作,组织146名年轻干部走进党校接受为期45天的脱产培训,市委徐惠民书记作动员讲话,参加座谈交流,勉励年轻干部在火热的实践中淬炼初心、增长才干。5月下旬起,分3期对170名园区干部进行集训,组织赴苏州、无锡、上海等地园区参观,在实训中提高实战能力。9月28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与南通发展战略研究”“南通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思路以及建议”专题,对全市173名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开展培训,帮助开阔视野,增强经济形势的综合研判处置能力。《学习时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新华日报》、“新华网”等1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推介南通“三张名单”培训。
三、100%完成“江苏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学习任务,获省通报表扬
注重发挥网络培训覆盖面广、方式便捷等优势,突出“目标+结果”“线上+线下”“指导+服务”,鼓励激励干部结合工作需要和自身实际进行在线学习,着力打造“智慧干教”特色品牌。2021年1月7日,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关于2020年度“江苏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网络培训情况的通报》,对全省网络培训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其中,我市参学市管干部2020年度100%完成网络培训任务,平均学时在13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二,这也是“江苏省在线学习中心”自2009年运行以来我市获得的最好成绩。
四、成功举办第19期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持续打造高端品牌
8月2日,南通市第19期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这是2020年北京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新阶段后,中央党校对外承接的首批班次。本次高研班依托中央党校的高端师资力量,精心设计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等课程,全体学员在全封闭状态下潜心修学,进一步升级战略眼光,提升思维方法和专业本领,被中央党校学院领导赞誉为“学风最正、形象最佳、效果最好”。这也是我市自2002年开始,利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高端资源,持续打造的县处级干部能力提升“王牌班”。《中国组织人事报》对19年来“高研班”赋能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作了重点报道。
五、高质量举办6期干部教育大讲坛,培训干部近2000人次
紧扣市委中心大局,抓住一定时期政治学习的重点、政策规划的难点、经济发展的热点和社会形势的焦点,先后举办6期南通干部教育大讲坛,邀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家顾问、浦东总部经济共享服务中心创始人孙永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来通授课,近2000人次参加学习,帮助广大干部提升思想站位,开阔眼界思路,贯彻执行好党的建设“五个条例”,抢抓资本市场、科技创新与产业变迁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水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落地生效。《组织人事报》、“交汇点”等媒体报道了我市连续6年、举办19期干部教育大讲坛的相关做法。
六、持续加强长三角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合作,“通嘉联培”取得丰硕成果
11月3日,市委党校秋季学期主体班48名学员来到嘉兴南湖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重走‘一大’路”体验式教学;11月10日,来自嘉兴的41名青年干部与我市50名中青年干部分组混编,携手走进南通中创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和叠石桥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通过“混合编班、交互学习、联合调研、比较研究”的培训模式,促使两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共用、培训方式共联共创、参训学员共促共进。这也是我市自2012年在全省率先与嘉兴启动“通嘉联培”干部教育培训合作之路后逐步探索成熟的培训模式,南通嘉兴培训班上先后有近千名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成为两地经济社会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学习强国”等媒体深度报道了跨省区之间两城连续九年联合培训中青年干部的创新实践。
七、在全省率先推行“五个一体化”兼职教师管理体系,加强干部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全省率先推行“五个一体化”兼职教师管理体系、完成第二批兼职教师评聘工作的基础上,11月13日,我市首次在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干部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市干部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和县(市、区)委组织部干教科长共48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通过精品课观摩、研讨交流、案例教学、现场体验等多种方式,重点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推进、党课备课方法论、精品线路打磨等内容,重构教学模拟体验,着力提升学员在理论上阐释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和在实践上解决好问题所在、产生根源、解决方法的能力,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供给能力进一步优化,培养管理举措被《组织人事报》、“交汇点”、“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推介。
八、成功举办组工系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赋能加油组工“后浪”
8月31日,南通市组工系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全市46名“90后”年轻干部参加为期4天的专题培训,我市多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决战“过万亿”推动南通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与南通机遇红利、民法典、意识形态等内容作专题辅导,市委组织部核心业务处室负责人分别围绕干部综合管理、干部选任、干部监督、人才工作、公务员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进行业务指导,并灵活采用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多种方式,为组工“后浪”赋能加油,课程设置和班级管理被《组织人事报》、“交汇点”等多家媒体推广。
九、在全省建成首个“三化三性”干部教育培训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六大功能”
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培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与互联网融合发展。20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发“三化三性”干部教育培训智慧管理平台,启动市管干部培训信息申报工作,全面梳理汇总市管干部2018年以来的参训情况,认真审核并逐单位反馈学时信息,建立健全干部培训信息库,实现了“年度计划申报、办班管理、培训报名、考核评价、师资管理、学时管理”六大功能,构建了由培训主体、参训学员、培训师资、培训机构等全要素闭环管理体系,为干部教育培训赋予“互联网+大数据”双重加持。“三化三性”理论文章在《学习时报》《新华日报》上发表,“三化三性”创新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版”用近整版重点推出。
十、在全省率先开展“十三五”期间重点创新案例评选,实现以比促学、以评促训
12月10日,我市在全省率先举办“十三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创新案例交流会,邀请省委组织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中国组织人事报社、新华日报社等领导专家、业内“大咖”担任评委并进行现场点评,通过“赛场赛马”,如东县委组织部获一等奖,海安市委组织部等3家单位获二等奖,如皋市委组织部等6家单位获三等奖,市财政局等10家单位获优秀奖。交流会得到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张宝忠社长等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认为既是对“十三五”期间南通干部教育培训优秀创新成果的总结回顾,也是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接续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动员,必将引领和推动“十四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高点定位、创新发展。《中国组织人事报》、《组织人事报》、《党的生活》、“交汇点”、“新华网”等媒体予以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