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三大法宝答发展四问

市北高新区:打造南通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新地标
来源:港闸视点 发布时间:2020-04-19 阅读次数: 字体:[ ]

“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为高新区答好‘南通四问’提供了借鉴、指明了方向。”近日,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永斌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要用拼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

孙永斌认为,苏州“三大法宝”中的张家港精神体现了强大的改革决心和创业激情。市北高新区作为全市开发园区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累积资源相对欠缺,谈发展成效为时尚早。但应该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审视自身,高点定位,用“城市思维”践行“五生”发展理念,以苏州工业园区和常州溧阳高新区为学习目标,充分借鉴,主动对标,加快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高度的敏锐性和强烈的拼抢意识,继续保持产业发展定力,加强以汽车电控系统为主的汽车电子产业,以设计、封装、设备、材料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猛攻招商引资,狠抓重大项目,全力在竞争中打开天地,在比学赶超中实现发展。”

“要用闯的勇气,创新创优当先锋。”

孙永斌在采访中表示,“三大法宝”中的昆山之路体现了强烈的争先意识和创新精神。“就像市委书记徐惠民在全委会报告中所讲的,外界很多人看好南通,但并不意味着大项目就一定会落户南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都需要我们敢闯敢干,跳出‘舒适区’,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高攀,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探索出一条属于市北高新区的发展新路。”2020年,高新区力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及数量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比实现“双过半”;招引重特大项目7个,实现外资到账6000万美元;省级高新区排名晋升2到3位,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评比前进1到2位。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三百”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新增1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新增10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建成南通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的新地标。

“要用融的智慧,蹄疾步稳抓落实。”

“三大法宝”中的“园区经验”体现了敏锐的政策嗅觉和借鉴共赢,孙永斌强调,市北高新区处于多重战略机遇反复叠加的风口,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只有用好融的智慧,提出融的举措,突出融的特色,才能驶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我们一是要大力度建新城。依托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和南通科学工业园区,重点培育汽车电子、集成电路、信创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放大万象城、威斯汀酒店等商业龙头效应,着力再引进一批业态错位、内容互补的品牌商业,不断提高北大街商圈影响力。二是要大力度攻项目。紧扣‘重大项目攻坚突破战’要求,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深化重特大项目的精准招引、高效建设、全程服务,提升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既要项目数量的铺天盖地,又要项目质量的顶天立地,用干部的实干指数换取项目突破的成功指数。三是要大力度育科技。按照平台快建设、人才快引进、高企快申报的工作思路,继续完善科技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力争全年完善建成科创平台3家以上、省部级以上共建实验室1个;力争年内高企数量突破90家,未来3年内自主培育科创板乃至主板上市企业1到2家。四是大力度优机制。继续深化领导挂钩工作机制,主动下沉,突出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动工作;不断做优‘店小二’服务品牌,让能者上、庸者下,使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成为市北高新区人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