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政府网站| 市委人才工作网| 网上村村通| 市委老干部工作网| 编制工作网
通知公告 更多》

部长信箱:bz@ntdj.gov.cn

干部监督信箱:jd@ntdj.gov.cn

领导人才举荐信箱:rc@ntdj.gov.cn

用户:

密码:

本站搜索

网站统计

访问总数:

甘肃通渭:党建引领聚合力 脱贫攻坚党旗红

发布时间: 2018-12-10 信息来源:共产党员网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通渭县历来是国家级贫困县,1983年被国家列入“三西”地区建设县,2011年被列为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被列为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辖14镇4乡332个行政村,有村党支部332个,农民党员12523名,占全县党员的64.2%,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198个。因此,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二者同频共振、互融共促显得尤为关键。今年以来,专门成立课题组,就全县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机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各级党委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硬仗。通渭县以党建带脱贫、以脱贫促党建,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紧扣责任链条,增强脱贫攻坚向心力。县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度贫困地区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的殷切嘱托,全面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今年召开18次县委常委会会议、10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23次专题推进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安排部署重点任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细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任务责任清单11大项24小项107条,44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抓88个贫困村,下沉领导力量,推动工作落实。全面构建“一部(县指挥部)三区(3大战区)十八组(18个作战组)一百九十八队(198个攻坚团队)”作战指挥体系和“三级书记抓脱贫”工作格局,严格落实《通渭县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通渭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及问责办法》和《通渭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要求,明确指挥调度、追责问责机制,确保全县各级干部集中时间、集中心思、集中力量决战脱贫攻坚,形成以上率下抓落实、众志成城齐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打造过硬队伍,增强脱贫攻坚凝聚力。 脱贫攻坚期内,保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扶贫工作部门领导干部相对稳定,县直部门不得随意从乡镇借调干部。注重干部培训,今年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659人次。着力强化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三支力量”,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深入实施“能人引领”工程,制定《全县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4人,按照1:2的比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库664人;按照“因村派人精准”的要求,坚持省市县乡“四级联动”,选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长198名,1名帮扶工作队队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贯彻落实《定西市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30条,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对脱贫攻坚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干部提拔使用,今年在乡镇基层一线提拔12名、占55%,提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名、优秀乡镇扶贫站长2名、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4名,重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9名。进一步健全村干部报酬增长奖励机制,在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列支20.06万元,按照10%的比例奖励考核优秀的村干部;列支10.16万元,对任职满5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508名村干部发放增资200元;列支9.99万元,为999名在职村干部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195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离职补贴30.18万元;
  (三)建强组织堡垒,增强脱贫攻坚战斗力。结合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把每个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到哪里,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加大在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的力度,构建“党组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平台和组织体系,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行动,推广马营镇“十百千”工程做法,推行“三建四联三带”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和“一定二建三管”工作法,今年新建产业型党总支10个、覆盖28个村党支部,在产业链上组建党小组367个,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好组织者、推动者、先行者。深化农村党支部星级管理制度,对评为五星的党支部进行巩固提升,对评为四星的党支部进行示范创建,对评为一星的党支部直接确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采取1个软弱涣散党支部“1名县级领导联系、1名组工干部指导、1名乡镇领导包抓、1套工作方案整顿”的方式进行整顿提升,今年年初排摸软弱涣散党支部52个,逐一整顿提升,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减少后进支部存量。开展县直机关支部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积极推行“党建+人才引领”“党建+基层治理”“党建+乡风文明”“党建+便民服务”等“党建+”发展模式,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各个领域。
  (四)加强作风整治,增强脱贫攻坚震慑力。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结合“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 注重工作实效,精简会议文件,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主责主业上。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察工作重点,严格扶贫资金审计,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依纪依法坚决查处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问题,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每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强化震慑作用,今年以来,全县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57件,立案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人、组织处理627人。
  (五)健全考评机制,增强脱贫攻坚保障力。紧抓责任考核“牛鼻子”,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部署、同考核,制定《通渭县脱贫攻坚督查激励问责办法(试行)》,推行“日派工日检查日调度”“周暗访周挂牌周调度”“月通报月评比月调度”“季拉练季验靶季交账”机制。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大督查、大起底、大调研”,不定期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每月开展一次工作通报、一次评比排名、一次工作调度,对完成任务且排名在前3名的乡镇予以表扬,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后3名的乡镇由分管副部长约谈党委副书记、党建办主任,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由县委组织部部长约谈乡镇党委书记,对工作开展滞后且问题突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今年以来,诫勉乡镇党委副书记1人,约谈和通报批评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建主任16人次,对1名党建主任进行组织处理。严格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差评召回撤换、定性定量监督考核等机制,实行末尾淘汰制,对落实工作不到位的进行“黄牌警告”,凡连续两次被“黄牌警告”的一律召回撤换,同一单位选派人员被召回两次的、由单位副职替补或由单位主要领导顶岗,今年以来,召回不能正常履职的帮扶工作队队长11名,要求履职不到位的29名帮扶工作队队长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二、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融共促的问题瓶颈
  总体来看,全县各级党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广大党员干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关键时刻勇挑重担,急难险重冲在一线,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调研中也清醒地看到,对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我县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一是县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中之贫”的现状依然严峻。截至目前,全县仍有1.5万户6.86万贫困人口,占全省的3.6%,贫困发生率17.6%,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全市3.7个百分点,排在全省23个特困县中第八位、全市7县区第一位。特别是全县15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43个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还没有一个验收退出,5个深度贫困乡镇、109个深度贫困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欠账较大,可以说是贫中之贫,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压力十分巨大。
  二是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引领发展能力不足,“难中之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全县平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8万人以上,且大部分为青壮年劳力,相对学历高、能力强,致使一些优秀青年难以发展成为党员,农村党员老化现象严重,进而导致“村官”难留难选,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3岁,35岁以下46名、仅占4.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12名、占到41.2%,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3%,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强,选优配强村干部可以说是难中之难。
  三是部分农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困中之困”的问题依然存在。脱贫攻坚经过三年时间的大规模持续作战,部分农村党组织出现了“疲劳症”和厌战情绪,出现了放松一下、减减压、歇歇脚的想法,在思想认识上有缺位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农村党组织仍然没有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存在熬时间的侥幸心理,认为“时间一到,就可以脱贫”。在组织领导上,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对村级各种组织缺乏统一领导,工作浮在面上、流于形式;在行动开展上,对“大扶贫”格局的自身定位不准,没有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遇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敢动真碰硬、主动担当迎难而上,有的将矛盾问题推给县乡党委政府、帮扶单位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中间睡觉不扯毡”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短中之短”的问题依然集中。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村级光伏电站、农村“三变”改革以及集体土地出租等方式为主,村级光伏电站已有收益的只有47个,利用农村“三变”改革的只有少数几个村,工作在面上没有铺开,利用集体土地出租等传统方式的村集体经济占绝大多数,但来源单一、资金量少,虽然198个贫困村均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但总量小、不稳定的问题依然突出,可以说是短中之短。贫困户主动参与“大扶贫”格局的积极性不高,“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抢戴“建档立卡贫困户帽子”现象还比较普遍,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未能充分激发。
    三、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融共促的对策建议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突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一)目标融合是基础。聚焦“贫中之贫”,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抓好扶贫是最大任务”的理念,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谋划和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也要围绕脱贫攻坚来定标立位、使劲发力,坚持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扶贫项目在哪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积极推行“三建四联三带”基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和“一建二定三管”工作法,推进脱贫奔康产业整村联乡区域化发展,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互促共融。
  (二)力量融合是前提。聚焦“难中之难”,着力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攻坚力量。坚持“人往一线走,事要亲自干”,夯实“三级书记抓脱贫”的政治任务,以上率下抓落实,扛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担。必须加强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切实使驻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深入实施“能人引领”工程,按照“五个一批”措施,把谋划脱贫有思路、培育产业有措施、带领群众有办法的产业带头人、在外创业能人、复转军人和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考评融合是根本。聚焦“困中之困”,发挥好考评“指挥棒”作用,按照《通渭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责任清单》,细化工作措施,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纳入《通渭县脱贫攻坚督查激励问责办法(试行)》管理,作为检验和考核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和干部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对照《定西市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四)机制融合是关键。聚焦“短中之短”,有效整合、最大限度用好各种扶贫资源,打出“组合拳”、啃下“硬骨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按照“三变”+村级光伏电站、养殖、中药材、设施蔬菜、林果产业、小杂粮、乡村旅游等“七种模式”,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技术入股及联合等方式,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推广“四议三会两公开”工作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交流经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