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政府网站| 市委人才工作网| 网上村村通| 市委老干部工作网| 编制工作网
通知公告 更多》

部长信箱:bz@ntdj.gov.cn

干部监督信箱:jd@ntdj.gov.cn

领导人才举荐信箱:rc@ntdj.gov.cn

用户:

密码:

本站搜索

网站统计

访问总数:

2003年度上半年工作小结及下半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03-07-23 信息来源: 字体:[ ]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部领导的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市委和部工作重点,抓住“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这跟主线,立足“上规范、创特色、求突破、争一流”,切实抓好全市党员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日常工作上规范
      认真抓好对全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年初围绕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的工作目标,结合全市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切实制定下发了2003年全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要点、全市党员教育工作要点、全市党员电教工作要点。召开了全市组织员办公室主任(党管科科长)、电教中心主任工作例会,交流了2002年工作,并对2003年工作要点的贯彻落实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召开了由组、纪、宣等部门参加的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对全市党员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职责分工作了进一步明确。对各地各单位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的年度计划进行了审阅,部分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围绕全年工作目标,认真制定好每个月的工作计划,促进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分专题对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全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动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年初确定的7个重点调研课题,赴各县(市)区和市劳动局、审计局、轻工控股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各地各单位党员队伍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作了研讨,对基层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意见,推动了面上的工作。5月底,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又研究确定了5个方面的调研专题,下发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落实了调研责任,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7月底将交流调研成果。
      切实抓好各阶段工作的检查总结。在年终对各地、各单位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2-3月间,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地2002年度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电教工作、晚霞工程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专题检查,形成了书面材料,并向省委组织部作了汇报。实行工作跟踪询问制,根据每个月的工作要点,对重点工作进行经常性询问,听取各地各单位的报告,确保重点工作在面上的平衡开展。
      规范各项工作的台帐资料。各项工作的文稿资料及时分类、整理归档,有的还及时输入微机,实行计算机管理。对全市农村老党员、结对帮扶对象、科技素质培训的示范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电教工作联络员等名单进行了重新梳理登记,夯实了工作的基础。
      (二)重点工作创特色
      拓源头、保质量,发展党员工作源远流长,新党员质量不断提高。一是针对近几年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的问题,重点抓好开源聚流工作。调研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的主要原因,立足对症下药,有意识地总结探求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出了“建立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责任制”、“前移引导阵地,加强对大中学校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各行各业青年能人中拓源”、“在优秀妇女中拓源”、“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流动人员中拓源”的思路,为基层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指导。二是为确保新党员质量,加大了对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考学制、责任追究制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把它作为年初检查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发展新党员中公示率、考学合格率达到100%。与此同时,开始试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发展对象答辩制”等新做法,在严把入口关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东县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的做法被《党建研究》杂志刊登介绍。三是注重及时处理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来信来访,上半年重点处理了三起来信来访,其中由盐城考入工学院的一名学生由于发展程序违规,被取消党员资格。
      创新载体,力求实效,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不断增强。与宣传部、纪委一起,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好十六大精神,组建了讲师团,分赴各地巡回宣讲十六大精神。开展了十六大精神学习竞赛活动。与干部监督处一起,组织10万多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中组部办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知识竞赛。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坚持两个务必”主题教育活动,专门撰写了两期党课教育参考教材,下发全市10000多个基层支部。与纪委一起组织举办市委书记主讲的“七一”党课。与科技局一起举办了全市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培训班,40多名党员干部参训,开拓了思路,增长了才干。牵头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农林局、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等12个部门和团体组成的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注重发挥党员电教的作用,除发放《支部党课》教材外,通过书面信函、党建网站及时发布最新片源信息,满足基层不同需求,制作下发了党员教育音像教材3000多盘(盒);启动了农村党员电教中心户的建点工作,进一步改善了电教网络体系;“七一”前夕,通过南通电视台开展了“庆‘七一’党建电视专题片”展播活动,组织摄制、播放了8部反映我市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的电教片。专题组织了收看《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电教片活动。
      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党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抓好党员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对基层贯彻落实通委组发[2002]113号文件精神的情况进行了抽查。针对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手续过于繁杂的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若干规定》。立足促进无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总结海门、海安、如东等地农村党员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市农村无职党员定责上岗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农村无职党员定责上岗的目标、步骤、要求,“七一”左右活动将正式拉开帷幕。与市级机关工委、市总工会一起,对市级机关、市直单位第二轮万名党员与特困企业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和回顾总结,对第三轮帮扶提出了意见。按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深入研究党员管理的有效机制,总结了我市近几年的有关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三)非常时期工作求突破
      上半年,由于非典袭击,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在非常时期,我们一手抓抗非,一手抓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双胜利。
      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除了经常性主动与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保持电话联系,沟通情况,指导好工作,还开办了《南通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简报》,登载基层的工作情况,宣传特色做法,有效地推动了面上工作的正常开展。复制发行了《防治非典科普片》,下发通知要求组织党员、群众收看,收到了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按照市委和部领导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发动全市广大党员在抗非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抗击非典中发挥党员作用、做好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等文件,并督促各地在非常时期切实关心好农村老党员的生活,推进晚霞工程建设。认真编发反映抗非中党组织和党员事迹的工作专报,撰写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等通讯文章,宣传全市党员中涌现出的大批抗非先进典型。
      在党员事迹的感召下,全市抗非过程中新增入党申请人2751名,根据申请人的条件,990名申请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58名条件成熟的发展对象按程序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其间,还专门对抗击非典过程中“火线入党”问题及时作了明确规定,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发展党员工作
      1、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半年统计分析,召开组织员办公室主任例会,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
      2、举办新社会阶层入党积极分子、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3、与市教委一起对大中学校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开展述课比赛活动;
      4、抓好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检查,总结试行“票决制”情况,召开座谈会,交流发展党员情况,推行“票决制”。
      (二)党员教育工作
      1、继续抓好保持党员先进性调研,按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有步骤地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
      2、召开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总结回顾前阶段工作,部署今后阶段工作;
      3、举办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班,召开科技素质培训现场会;
      4、深入开展好“坚持两个务必”主题教育活动;
      5、根据形势与任务需要,及时编写党课教材。
      (三)党员管理工作
      1、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定责上岗活动;
      2、组织机关、市直单位万名党员开展第三轮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
      3、继续抓好农村老党员危草房改造工作,研究制定农村老党员医疗保障措施;
      4、组织开展好200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四)党员电教工作
      1、研究制定全市党员电教工作目标管理细则;
      2、全面推广、不断深化农村党员电教中心户工作;
      3、配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摄制一批反映我市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的较高质量的电教片,适时组织观摩评比;
      4、组织电教干部参加全省电教干部培训班;
      5、调查研究电教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办法;
      6、制作发行好省、市电教通用教材。
      (五)自身建设
      1、健全支部组织生活,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2、积极投身创建人民满意科室和最佳办事环境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公道正派组工干部新形象;
      3、按照部长室要求,配合做好部有关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