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和擦亮“聚力谋远”党建服务品牌,促进部门融通融合,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服务型“四型”机关,打造交流思想的园地、共享成果的平台、提升能力的抓手和业务协同的纽带,4月18日,市发改委在行政中心二楼报告厅开展“发改委思享汇”第一期活动。
省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孙志高参加活动并做专题讲座,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尹建勇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孙志高处长以《谋深谋实 创新创优 切实提升“十四五”规划编制水平》为主题,从历史方位、时代背景、江苏发展现状与问题、发展重要方向以及对南通“十四五”规划的思考等五个方面与参会者进行了交流,重点讲述了对南通“十四五”规划的八点思考,包括推动三大战略在南通“叠加融合”,紧抓全省陆海统筹,高标准建设“中央创新区”,打造地标性特色产业集群,完善重大交通设施网络,加强城市教育、医疗、康养、文化等服务功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能源金融等防控机制,为南通“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拓展了思路,提出了方向。
为了提升处室负责人的眼力、脑力、笔力,“发改委思享汇”第一期活动还举办了“学习苏州三大法宝,回答南通‘发展四问’处长讲坛”,市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处长徐光明、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李霜、经济体制改革处处长闫朋、社会发展处处长施洪燕、仓储建设和科技处处长徐建华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答好南通“发展四问”进行了交流发言。
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处长徐光明感叹,苏州的成功是靠苏州人对发展强烈的渴望,一代接一代闯出来、拼出来和干出来的。要回答好南通“发展四问”,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学习苏州,不仅要坐上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牌桌”,更要积极参与分工协作、融合发展,这才是南通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要义所在。
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李霜慷慨激昂,他说南通现在已经站在历史的风口,作为一名发改干部责无旁贷,唯有悟深、悟透“拼、闯、融”这三个字的精神内核,才能够从容回答、真正答好南通“发展四问”,担当起推动全市发展改革的“头狼”角色。
经济体制改革处处长闫朋认为,学习苏州“三大法宝”,重在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学习对标苏州干部群众那股子闯劲、拼劲和干劲。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用结合文章,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把苏州成功的“锦囊”变成推动南通改革发展的“妙计”,用行动答好“发展四问”。
社会发展处处长施洪燕对南通“发展四问”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结合工作实际,她追问面对新机遇、过万亿、大项目、争先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她的回答是,只有将“苏州三大法宝”核心要义融入到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内涵之中,以他山之石铸成我市攻玉之器,提振精气神,勇于担当,争当先锋,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仓储建设和科技处处长徐建华结合粮食系统工作实际,谈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担当实干,勤于学习、严于律己、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创造性落实粮食产业建设各项发展任务,全方位推进全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南通粮食产业经济总量全省领先,优质粮油产品全面“占领”长三角,才能回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
最后,尹建勇主任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的开展,并鼓励机关党委常态化开展“发改思享汇”活动,邀请更多的发改条线专家和本委机关处室的同志参加交流研讨。讲话中,他回顾了南通发改委历次面临重大机遇时,主动把握机遇、抢抓机遇的生动实践,要求全委干部面对南通“百年未有之机遇”,不仅要问自己有没有准备好,还要思考“怎么抓机遇”。他还向全委同志分享了他在回答“发展四问”方面的深入思考,指出在干事创业中必须具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路径导向、结果导向,做到拼抢在前、谋划在前、布局在前,才能以实际行动、过硬成果答好南通“发展四问”,为南通推进“三个全方位”夺取“双胜利”提供发改力量。
参加活动的还有市发改委机关及委属单位全体人员,各县(市)区发改委,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园区、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经发局规划条线、服务业条线分管领导及科室全体人员,南通大学、区域发展研究会以及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25个部门规划业务处室负责人等。
活动由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郝三旺主持。